半夜被一阵钻心的牙痛惊醒,却发现肚子里还有宝宝,很多准妈妈瞬间陷入两难:到底能不能吃药?会不会影响胎儿?别急,先把答案放在最前面:

孕妇牙疼可以先采用安全的物理镇痛法,若必须用药,需由产科医生与口腔科医生联合评估后,在孕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这类B级药物,并严格控制剂量与疗程。
为什么怀孕更容易牙疼?
- 激素变化:雌激素与孕酮飙升,牙龈毛细血管扩张,轻微刺激就可能红肿出血。
- 孕吐返酸:胃酸反复冲刷牙面,牙釉质脱矿,冷热酸甜瞬间刺痛。
- 钙需求增大:胎儿骨骼发育需要大量钙,母体牙槽骨“被拆东墙补西墙”,出现酸软隐痛。
- 口腔清洁打折:孕早期恶心、晚期弯腰困难,刷牙时间缩短,牙菌斑堆积。
在家就能做的5种紧急止痛法
- 冷藏纱布压迫:医用纱布蘸冰水轻压疼痛处,低温收缩血管,减轻神经水肿。
- 生理盐水漱口:温开水加半勺食用盐,每日次,渗透压杀菌又安全。
- 丁香油棉签点涂:药房买“药用丁香油”,棉签蘸取极少量点龋洞,天然麻醉。
- 侧卧引流:若面部已肿,睡觉时把痛侧朝上,利用重力减少局部充血。
- 无糖酸奶含服:低温酸奶含在口中秒吐出,乳酸中和口腔酸性,缓解敏感。
孕妇到底能不能看牙?
答案是能,而且应该尽快。美国妇产科学会明确指出:孕期口腔感染会增加早产、低体重儿风险。最佳治疗窗口是孕中期(周),此时胎盘已形成,流产风险最低,且子宫尚未过大压迫下腔静脉。
哪些牙科操作可以安全进行?
- 补牙、根管治疗:局麻药利多卡因属B级,剂量控制在非孕期的/即可。
- 洗牙:超声波洁牙只作用于牙石,无辐射无药物,全程可完成。
- 简单拔牙:若牙髓炎无法控制,孕中期可拔除,但需术前术后监测胎心。
禁忌项目:种植牙、正畸加力、大型颌面手术建议推迟到产后。
孕妇牙疼能吃什么药?一张表看懂
药物名称 | FDA等级 | 使用建议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
对乙酰氨基酚 | B级 | 首选镇痛药,每次≤mg,间隔小时以上 | 避免超量导致肝损 |
布洛芬 | C级(孕晚期D级) | 孕早中期短期可用,孕晚期禁用 | 可能影响胎儿动脉导管闭合 |
青霉素类 | B级 | 合并感染时口服阿莫西林 | 用药前需皮试 |
甲硝唑 | B级 | 仅限孕中期后,治疗厌氧菌感染 | 避免孕早期使用 |
绝对禁用:四环素(影响胎儿骨骼牙齿发育)、可待因(呼吸抑制风险)。
中医偏方可信吗?
很多老人推荐含花椒、生姜止痛,短期可行,但治标不治本。尤其注意:

- 花椒水浓度过高可能灼伤口腔黏膜。
- 生姜辛辣刺激,孕吐严重者慎用。
- 网上流传的“白酒漱口”绝对禁止,酒精可通过胎盘屏障。
预防才是硬道理:孕期口腔护理日程表
孕早期:预约牙科检查,处理龋齿隐患;改用软毛牙刷,避免触碰呕吐反射点。
孕中期:每月洗牙一次;使用含氟牙膏,睡前加涂一次“护牙素”。
孕晚期:改用儿童牙刷,手柄更长;餐后用冲牙器清理托槽式牙刷难以到达的牙龈沟。
牙疼到什么程度必须马上去医院?
出现以下任一情况,立即挂口腔急诊:
- 面部肿胀扩散到眼睛或颈部,影响吞咽呼吸。
- 体温超过℃,伴寒战。
- 疼痛放射到耳朵或太阳穴,怀疑急性牙髓炎。
- 孕晚期突然牙痛,可能诱发宫缩。
真实案例:一位二胎妈妈的自救记录
“我怀二宝周时,右上智齿突然剧痛,半边脸肿得像馒头。产科医生和牙医联合会诊后,选择在下午进行局部麻醉下拔牙,全程胎心监护。术后只吃了两天对乙酰氨基酚,第三天就能正常吃饭。现在二宝岁,牙齿发育完全正常。”——来自北京妈妈@小荷

常见误区快问快答
Q:怀孕一定会掉牙吗?
A:不会。所谓“生个孩子掉颗牙”是旧时代营养缺乏的误解,只要钙摄入充足、口腔清洁到位,牙齿不会无故脱落。
Q:电动牙刷辐射大吗?
A:电动牙刷的电磁辐射远低于安全标准,反而比手动刷得更干净,孕妇可放心使用。
Q:孕期能用美白牙膏吗?
A:物理美白牙膏(含硅石颗粒)可以,化学漂白剂(过氧化物)不建议。
牙疼不是小事,尤其在孕期。记住先物理镇痛,再医生评估,最后谨慎用药的三步原则,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。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,关键时刻不慌张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