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宫缩是临产标志,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,伴随宫颈扩张。很多准妈妈在孕晚期分不清真假宫缩,担心白跑医院或错过最佳入院时机。下文用问答形式拆解症状、节奏、体感差异,并给出实用判断技巧。

真宫缩到底是什么感觉?
问:孕妇真宫缩是什么感觉?
答:像有人从里到外用力“拧毛巾”,下腹或腰骶部出现持续30-70秒的紧缩、牵拉痛,随后短暂放松,间隔时间逐渐缩短。
- 位置固定:痛感集中在子宫底向下扩散,不会左右乱跑。
- 强度递增:初期像痛经,随后像重度腹泻绞痛,无法靠深呼吸完全缓解。
- 伴随症状:可能出现见红、破水、排便感增强。
真宫缩和假宫缩区别:一张表看懂
维度 | 真宫缩 | 假宫缩(Braxton-Hicks) |
---|---|---|
规律性 | 间隔5-10分钟→3-5分钟→1-2分钟,越来越准 | 毫无规律,可能20分钟一次,也可能1小时一次 |
强度变化 | 一次比一次强,休息、喝水不缓解 | 强度不变或减弱,走动、洗澡后消失 |
持续时间 | ≥30秒且逐渐延长 | 通常<30秒,偶尔仅10秒 |
宫颈变化 | 医生内检可发现宫颈管缩短、宫口扩张 | 宫颈无变化 |
在家如何记录宫缩?
步骤:
- 手机计时器从宫缩开始到完全结束记一次。
- 再记两次宫缩开始之间的间隔。
- 连续记录1小时,出现“-”规律:每5分钟一次、每次持续1分钟、持续1小时以上,即可出发医院。
真宫缩来了,什么时候必须去医院?
出现以下任一情况,立即出发:
- 规律宫缩且间隔≤5分钟。
- 破水(阴道突然涌出或持续渗液)。
- 见红量大于月经第2天。
- 胎动明显减少或消失。
常见误区:别被这些“假信号”骗了
误区1:肚子发紧就是真宫缩
孕晚期子宫肌肉敏感,久坐、翻身、膀胱充盈都会引发短暂发紧,但无疼痛、无规律,属正常生理现象。
误区2:腰酸痛一定是快生了
胎儿入盆或韧带拉伸也会导致腰骶酸胀,若疼痛持续却无宫缩节律,多半是身体在为分娩“热身”。

缓解假宫缩的小技巧
- 左侧卧位,抬高双腿,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压迫。
- 喝300ml温水,纠正轻度脱水。
- 缓慢散步10分钟或洗温水澡,放松肌肉。
- 练习拉玛泽呼吸法:吸4秒、呼6秒,降低紧张感。
医生不会告诉你的细节
1. 二胎妈妈真宫缩可能更“突然”:宫颈扩张速度快,从规律宫缩到分娩可能只需3-4小时,建议提前入院。
2. 夜间宫缩更频繁:褪黑素与催产素协同作用,凌晨2-5点宫缩强度常达峰值,不必过度紧张。
3. 真宫缩≠立刻开指:初产妇从规律宫缩到开3指平均需6-12小时,期间可在家进食易消化食物保存体力。
实战案例:30分钟判断流程
场景:孕39周,晚上10点肚子开始发紧。
- 记录:10:00-10:07-10:15,每次持续35秒,间隔7分钟。
- 改变体位喝水后:10:22-10:40-11:05,间隔拉长到20分钟,强度减弱→假宫缩。
- 若记录显示:10:00-10:05-10:10,每次持续45秒且痛感升级→真宫缩,立即联系医院。
掌握上述要点,准妈妈就能在关键时刻冷静判断,避免“诈胡”也避免延误。把计时器、待产包放在床头,安心迎接真正发动的那一刻。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