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写作文到底难不难?
第一次写作文,很多人都会觉得“脑袋一片空白”。其实,**难的不是写字,而是不知道写什么、怎么写**。只要掌握几个简单步骤,就能把“第一次”变成“第一次就成功”。 ---动笔前:先问自己三个问题
1. **我要写什么主题?** 把题目拆成关键词,比如《第一次做饭》,关键词就是“第一次”+“做饭”。 2. **我有哪些真实经历?** 回忆细节:谁在场?锅铲有多重?菜香还是糊味? 3. **我想让读者感受到什么?** 是紧张、兴奋,还是成就感?确定情感基调,文章才有灵魂。 ---结构模板:四段式最稳妥
**第一段:时间+地点+人物** 用一句话交代背景,例如:“周六傍晚,厨房的灯光暖黄,我站在小板凳上,准备完成人生第一道番茄炒蛋。” **第二段:起因+准备** 写“为什么做”和“准备了什么”。可以列清单: - 两颗番茄 - 三个鸡蛋 - 妈妈的围裙(太长,拖到脚背) **第三段:经过+波折** 这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。**把过程拆成3个镜头**: 1. 打蛋时蛋壳碎进碗里,我用筷子挑了十分钟; 2. 番茄切块大小不一,热油溅到手背,我尖叫却坚持翻炒; 3. 盐放多了,偷偷加一勺糖补救。 **第四段:结果+感悟** 别只说“我成功了”,而是写**细节带来的成长**:“当爸妈把最后一口蛋吃完,我突然明白,原来勇气就是手被烫红也不关火。” ---第一次写作文要注意的五大误区
- **误区一:堆砌华丽词藻** 真实比优美更动人。写“心跳得像打鼓”不如写“我听见自己咚咚咚的心跳,盖过了抽油烟机的轰鸣”。 - **误区二:流水账记录** 只写“先做什么后做什么”会枯燥。**抓住一个最难忘的瞬间放大**,比如锅铲掉地的“咣当”声。 - **误区三:忽略感官描写** 加入**颜色、声音、气味**:番茄的红、鸡蛋的金黄、蒜爆锅的“呲啦”声,都能让读者身临其境。 - **误区四:结尾喊口号** 避免“通过这件事我懂得了要坚持”这类空泛句子。用具体动作收尾:“我把围裙叠好,发现袖口沾了一滴油,像一枚小小的勋章。” - **误区五:不敢写失败** 第一次作文写“炒糊了”反而更生动。**失败中的幽默**是加分项:“黑乎乎的鸡蛋像煤块,爸爸咬一口说:‘挺脆,适合补钙。’” ---如何让老师眼前一亮?三个小技巧
1. **对话点睛** 妈妈探头问:“需要帮忙吗?”我咬牙:“不,我要自己拯救这盘菜!” 2. **反差制造惊喜** 开头写“我信心满满”,中间却“手忙脚乱”,结尾“勉强及格”,**情绪起伏像坐过山车**。 3. **道具隐喻** 把围裙比作“战袍”,锅铲比作“权杖”,让普通物品承载成长意义。 ---常见问题快问快答
**Q:字数不够怎么办?** A:挑一个细节“慢动作回放”。比如描述打蛋时,可以写蛋壳裂缝的纹路、蛋清拉出的丝、蛋黄晃动的弧度,**一百字瞬间变成三百字**。 **Q:写得太真实会被笑话吗?** A:老师见过无数“第一次”,**真诚永远比完美更打动人**。把“手抖撒盐”写成“盐像雪崩一样倒下”,反而显得可爱。 **Q:没灵感时如何快速构思?** A:用“五感扫描法”:闭眼回忆场景,依次问自己—— - 看到了什么?(油花四溅) - 听到了什么?(妈妈憋笑的噗嗤声) - 闻到了什么?(焦糊中带甜) - 摸到了什么?(锅铲木柄的粗糙) - 尝到了什么?(又咸又甜的怪味) **每个答案扩写一句,段落就有了**。 ---第一次写作文的终极心法
把作文当成给朋友讲故事。想象对方托着下巴问:“后来呢?”**每写完一段,就回答一个“后来”**,自然连贯。记住:**第一次写作文不是考试,是留下成长的脚印**。哪怕字迹歪歪扭扭,那些滴在稿纸上的油渍,也会成为多年后翻出来大笑的珍贵证据。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