威海之旅作文怎么写?先弄清“写什么”
很多同学一提笔就卡壳,其实问题不在文笔,而在没想清楚“写什么”。威海能写的素材极多,我把它拆成三条主线,任选其一就能成文。

- 自然线:国际海水浴场的日出、刘公岛的浪声、成山头的第一缕阳光。
- 人文线:甲午战争博物馆里的锈炮、韩乐坊夜市里的韩语招牌、海草房上的青苔。
- 情感线:第一次看见大海的惊呼、和爸妈在沙滩捡贝壳的默契、离别时对海鸥的挥手。
威海旅游作文开头怎么写?三种“钩子”直接套用
开头决定老师读不读得下去,下面三种写法可随取随用。
1. 画面钩子——把读者瞬间拉进现场
范例:五点二十分,太阳像一枚被海水泡软的咸蛋黄,轻轻一跃,把整片国际海水浴场镀成蜜糖色。
2. 声音钩子——用听觉打开记忆
范例:“呜——”渡轮的汽笛划破晨雾,刘公岛在雾里若隐若现,像一位刚睡醒的老人。
3. 悬念钩子——抛出问题吊胃口
范例:如果那天我没有在成山头多等十分钟,就不会看到此生最震撼的一幕。
正文怎么铺?用“时间轴+感官包”法
把一天行程切成早、中、晚三段,每段配一组感官包:颜色、声音、气味、触感、味道。

早晨:国际海水浴场
- 颜色:天空从灰蓝到玫瑰金。
- 声音:浪花“哗——沙——”的呼吸。
- 气味:咸湿的海风里有淡淡海藻味。
- 触感:细沙从脚趾缝溜走,像温热的面粉。
- 味道:咬一口刚出炉的鲅鱼饺子,汁水混着韭菜香。
中午:刘公岛
- 颜色:锈迹斑斑的克虏伯大炮与翠绿松柏撞出冷与暖。
- 声音:讲解员的女中音在炮台里回荡。
- 气味:旧木展柜散出微苦的樟脑味。
- 触感:抚摸炮身上的凹痕,指尖一阵冰凉。
- 味道:船上简餐的玉米肠带着淡淡烟熏味。
傍晚:韩乐坊夜市
- 颜色:霓虹灯把韩式年糕染成荧光橙。
- 声音:铁板鱿鱼“滋啦”声此起彼伏。
- 气味:蒜蓉辣酱与烤芝士交织。
- 触感:纸杯烫手,冰可乐外壁凝水珠。
- 味道:辣炒花蛤先甜后辣,舌尖跳舞。
如何把“景”写成“情”?自问自答示范
问:为什么同样的海,在威海就显得更蓝?
答:因为那是第一次全家旅行,爸妈的笑比阳光还亮,海水映出了他们的倒影。
问:甲午战争博物馆那么沉重,怎么写才不枯燥?
答:我把镜头对准“定远”舰的舵轮,想象当年水师提督的手温,历史就有了体温。
结尾升华:用“物件回环”法
开头写“我攥着一枚贝壳踏上归途”,结尾可写:
“回到教室,我把那枚威海贝壳放在笔盒里,每次打开,就能听见海浪在说:‘下次见。’”
这样首尾呼应,情感自然闭环。
高分金句速用清单
- “海风把城市的喧嚣吹成静音模式。”
- “刘公岛的每一块礁石,都是历史的牙印。”
- “夜市的灯笼像一串熟透的柿子,照亮游人的馋。”
- “成山头的日出不是升起来的,是被海浪推出来的。”
常见扣分点提醒
1. 不要堆成语:与其写“波澜壮阔”,不如写“浪头像一排排倒下的多米诺骨牌”。
2. 别只写“很高兴”:用动作代替情绪,比如“我原地蹦了三下,鞋底甩出一串沙”。
3. 避免流水账:删掉“然后”“接着”,用“当……时”“就在那一刻”衔接。
实战演练:把模板变自己的
把上文“早晨—中午—傍晚”的骨架保留,换上你真实的细节:
- 如果那天雾大,就把“咸蛋黄”改成“被纱布蒙住的灯泡”。
- 如果爸妈吵架了,就写“海浪一声比一声响,像在劝架”。
记住:作文不是复印风景,而是复印心跳。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