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先弄清“第二单元”到底让写什么
翻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书,第二单元的习作要求只有一句话:“写一个你熟悉的人,用一两件事写出他(她)的特点。”看似短短十几个字,却藏着三个硬指标:

- 对象:必须是“熟悉的人”——家人、同学、老师、邻居都行,切忌写“雷锋叔叔”“爱迪生”这类只在书里见过的人。
- 数量:一两件事即可,千万别把流水账从早写到晚。
- 目标:突出“特点”——可以是性格、爱好、口头禅,甚至一个小动作。
二、写人作文怎么开头才抓人?
很多三年级小朋友一开头就写“我的妈妈今年35岁,中等身材,有一双大眼睛”,老师批卷时看到十篇有八篇如此,自然昏昏欲睡。下面给出三种“秒醒”开头,任选其一即可。
1. 声音切入法
“起床啦!太阳晒屁股啦!”每天六点,这震耳欲聋的“闹钟”准时在我耳边炸响——不用猜,准是我那大嗓门的妈妈。
2. 动作特写法
只见他左脚一勾,右脚一挑,足球像听话的小狗一样乖乖跳进网兜。这个把运动服穿得皱巴巴的男孩,就是我的同桌李想。
3. 悬念提问法
你见过一分钟能把魔方拧六面的人吗?我见过,而且他就坐在我后面。今天,就让我揭开“魔方大王”的神秘面纱。
三、中间部分:两件事如何“一主一辅”
三年级作文一般要求三百字左右,两件事最好“一主一辅”。主事件写具体,辅事件写简略,像拍电影的正片加彩蛋。

主事件:细节放大
以“妈妈嗓门大”为例,挑一个最典型的早晨:
- 时间:周日早上七点,我还在做吃冰棍的梦。
- 场景:妈妈推开房门,声音从门缝钻进来,像小鞭炮噼里啪啦。
- 动作:她一边拉开窗帘,一边把被子掀到床尾。
- 结果:我吓得一骨碌坐起,冰棍梦碎了一地。
关键技巧:把声音、动作、表情写成慢镜头,读者才能身临其境。
辅事件:点到为止
简单一句带过即可:“不仅叫我起床,妈妈的大嗓门还能震住楼下的小狗,每次它一乱叫,妈妈探出头喊一声‘安静’,小狗立刻夹尾巴逃跑。”这样既不喧宾夺主,又再次突出特点。
四、结尾怎样收得漂亮?
常见毛病是喊口号:“这就是我的妈妈,我爱我的妈妈。”老师一眼看穿。试试下面两种“余味”结尾。
1. 首尾呼应法
开头用声音切入,结尾再用声音收束:

“起床啦!”今天的“闹钟”依旧准时响起,可我已经不用妈妈掀被子了。因为我知道,那大嗓门里藏着比太阳还暖的爱。
2. 画面定格法
把人物定格在最动人的瞬间:
夕阳把操场涂成金色,李想抱着足球对我咧嘴一笑,汗珠在额头闪闪发亮。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,认真的人真的会发光。
五、自问自答:老师最常扣分的四个坑
Q1:能不能写两件事表现两个特点?
A:不建议。三年级作文篇幅有限,两件事最好像放大镜一样聚焦同一个特点,否则容易散。
Q2:可以用“有一次”“还有一次”吗?
A:可以,但太老套。试着用“星期三的早晨”“上周的体育课”代替,时间具体,画面感更强。
Q3:对话太多会不会像剧本?
A:控制在一两句点睛即可。“妈妈,你小声点!”我揉着眼睛嘟囔。其余用叙述。
Q4:结尾能不能用省略号?
A:三年级阶段尽量别用,容易显得没写完。用一句含蓄的感叹句更稳妥。
六、实战模板:直接套用不踩雷
开头(声音/动作/悬念任选) ↓ 主事件(时间+地点+动作+对话+结果,突出特点) ↓ 辅事件(一句话再次强化特点) ↓ 结尾(首尾呼应或画面定格)
把模板里的空格填上自己的素材,一篇符合三年级水平的写人作文就完成了。
七、高分金句随手捡
- 她的笑声像一串银铃,叮叮当当洒满整个院子。
- 他皱起眉的时候,两道眉毛几乎要在鼻梁上打结。
- 那一刻,时间像被按下暂停键,所有目光都黏在他身上。
挑一句放进作文,立刻增色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