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篇作文能否在阅卷老师心里留下高分印象,往往取决于最后一段的“余味”。很多人把精力全砸在开头,却草草收场,结果功亏一篑。到底如何写好作文结尾?有没有真正可套用的万能作文结尾模板?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,拆解思路、给出范例,并穿插实用技巧,让你提笔就能收得漂亮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为什么结尾比开头更容易丢分?
开头只要亮出观点就能吸睛,而结尾需要同时完成回扣主题、升华立意、制造余味三重任务。任何一环缺失,都会被扣分。
- 回扣主题:用一句话把题目或中心论点再点一次,防止跑题。
- 升华立意:从“我”上升到“我们”,从“事件”上升到“时代”。
- 制造余味:留一个画面、一句反问、一个愿景,让阅卷人合卷后仍回味。
万能作文结尾模板长什么样?
经过对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的拆解,可提炼出“三步闭环”万能模板:
- 回环句:重复或化用标题关键词,形成首尾呼应。
- 提升句:用比喻、排比或引用,把主题拔高到社会、人生、文明层面。
- 留白句:以问句、省略号或场景描写结束,给读者想象空间。
示例骨架:
正如开篇所言,____(关键词)不仅是一次____(事件/现象),更是一面镜子,照见____(个人/社会)。当____(画面/声音)在记忆里渐渐清晰,我仿佛听见____(象征物)在耳畔低语:____(金句)。也许,答案就藏在____(留白)。
如何根据文体微调模板?
议论文:观点+号召
在“提升句”里加入排比式号召,结尾更有冲击力。
例: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因此,让我们以理性为舟、以热忱为帆,在信息的洪流中守住真相的灯塔;让每一次转发都经过思考,让每一次发声都携带温度。如此,网络才能从喧嚣走向清明,从浮躁走向深邃……
记叙文:画面+象征
把“留白句”换成一个定格画面,让情感自然流淌。
夕阳把父亲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一条沉默的河。我蹲下身,把那张皱巴巴的奖状轻轻放进他掌心。风掠过稻田,掀起层层金浪,仿佛替他说出那句从未出口的“我为你骄傲”……
散文:意象+哲思
用意象叠加的方式,把个人体验上升到普遍哲理。
一片落叶飘进窗台,脉络里刻着整个秋天的故事。原来,告别不是终点,而是另一种抵达;失去不是空白,而是让心灵重新生长的土壤……
怎样避免“假大空”?
万能模板≠套话连篇。避免空洞有三招:
- 细节植入:哪怕一句“公交车上的橘色座椅”,也比“美好社会”更真实。
- 动词精准:用“攥紧”“掠过”“塌陷”替代“非常”“十分”。
- 自我在场:出现“我”的视角,让宏大主题落在具体心跳上。
临场急救:五组高分金句
实在来不及,可直接化用下列句子,替换关键词即可。
- “如果____是黑夜,那么____便是星火;星火不问赶路人,时光亦不负有心人。”
- “____不是一场冲刺,而是一次马拉松,拼的不是瞬间爆发,而是持久心跳。”
- “当最后一页日历轻轻合上,____留下的痕迹,早已在我们掌心长成纹路。”
- “世界很大,____却很具体——它藏在____的微笑里,躲在____的皱纹中。”
- “愿我们都能像____,在____的夹缝里,倔强地开出一朵小小的花。”
常见误区自查表
误区 | 快速诊断 | 修改示例 |
---|---|---|
重复论点 | 结尾与第二段几乎相同 | 把“我认为”改成“历史终将证明” |
突然拔高 | 从个人跳到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” | 先写“班级”再写“国家”,层层递进 |
口号收束 | 出现“让我们携手共进” | 换成“于是,我悄悄把那张车票夹进日记本” |
实战演练:把模板变成自己的语言
题目:《那一次,我读懂了坚持》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套用示范:
正如开篇所言,坚持不仅是一次咬牙的奔跑,更是一把钥匙,打开我与未来之间的那道门。当汗水顺着睫毛砸在跑道上,我仿佛听见心跳在胸腔里擂鼓:再迈一步,就离终点近一步。也许,下一次黎明破晓时,我会笑着对自己说——原来,坚持不过是把“不可能”改写成“不,可能”……
最后的小提醒
再好的模板也需要三遍打磨:第一遍通顺,第二遍删赘词,第三遍读出声,确认节奏。当你把模板内化成自己的语感,就能在考场里用一分钟写出既稳妥又灵动的结尾。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