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,大连理工大学位列全国第27位;而在校友会版榜单中,则排在第26位。不同评价体系给出的名次略有差异,但基本锁定在25~30区间,稳居东北高校第一梯队。
为什么不同榜单名次会差1~2位?
软科更侧重科研产出与高被引论文,大工在工程、材料领域论文优势明显,因此软科给出27名;校友会则把校友捐赠、社会声誉纳入权重,大工校友在装备制造、化工行业贡献突出,排名便升至26。简言之:评价指标不同,名次自然微调。

近三年排名走势:稳中有升
- 2022年软科:第29位
- 2023年软科:第28位
- 2024年软科:第27位
每年前进1位,看似幅度不大,但在“双一流”高校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,已属难能可贵的进步。
---哪些学科在拉分?
1. 工程学:ESI全球前1‰
大连理工的工程学在2024年5月ESI数据中位列全球0.73‰,直接带动整体排名。
2. 化工与化学:国家三大奖常客
近五年,该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,全部集中在化工、化学工艺方向。
3. 管理与经济:东北唯一通过AACSB再认证
管理与经济学部在2023年通过AACSB再认证,成为东北三省唯一两次获此殊荣的学院,为综合排名“软实力”加分。
---大连理工PK同城高校:东北第一之争
不少人问:大连理工和东北大学谁更强?

从2024软科数据看:
- 大连理工:全国27,总分438.2
- 东北大学:全国37,总分392.7
差距45.5分,主要体现在高被引学者数量与国家级科研平台。大工拥有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、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,而东北大学暂无化工类国重。
---高考生最关注的分数线:排名与录取是否匹配?
以2023年辽宁物理组为例:
- 大连理工主校区:最低投档分630,对应位次约3500
- 同省东北大学:最低投档分615,对应位次约5500
分数线差15分,位次差2000名,侧面印证排名与生源质量高度吻合。
---未来三年,大工排名还能再升吗?
自问自答:可能性有,但挑战更大。
潜在增长点
- 盘锦校区发力海洋学科:依托大连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,海洋工程与技术方向已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。
- 医学部加速建设:2023年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医工交叉研究院,补齐医学短板。
- 深圳研究院升级:深圳市政府已明确将大工深圳研究院纳入“鹏城实验室”协同体系,科研经费有望翻倍。
主要阻力
- 地域人才虹吸效应:相比长三角、珠三角,大连对青年博士吸引力仍有限。
- 工科单极化:理学、人文社科A类论文占比不足8%,学科生态“偏硬”。
报考建议:如何利用排名选专业?
1. 看学科而非看学校:若目标船舶与海洋工程,大工全国前3,可优先报考;若倾向临床医学,建议对比中国医科大学。
2. 关注盘锦校区代码:盘锦校区录取分通常低主校区10分左右,毕业证完全一致,适合分数边缘考生。
3. 利用强基计划:数学、物理、化学三个强基专业在辽宁省内投放计划较多,入围线一般低于统招线5~8分。
---尾声:排名之外,更应关注什么?
与其纠结26还是27,不如把重点放在实验室开放日、本科生导师制、国际交流项目等能直接提升个人能力的环节。毕竟,大学真正的价值,是把排名转化为你的成长增量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