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镜头眩光?先弄清成因再谈去除
镜头眩光(Lens Flare)是强光在镜片间多次反射或散射后,在传感器上形成的鬼影、光斑或雾化现象。常见场景包括逆光人像、夜景路灯、正午高反差建筑。 自问:为什么同一支镜头有人拍得出眩光,有人拍不出? 答:与光源角度、镜片镀膜质量、遮光罩使用直接相关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前期预防:把眩光扼杀在快门按下之前
1. 调整机位与光源角度
- 让光源位于画面边缘或完全避开,减少直射镜片的机会。
- 使用手掌、帽子、反光板临时遮挡。
2. 物理配件不可省
- 遮光罩:原厂莲花型比圆筒型更有效。
- ND减光镜+抗反射镀膜:降低进光量同时抑制二次反射。
- 镜头滤镜选多层镀膜:廉价UV镜反而加剧眩光。
3. 对焦与测光技巧
- 先对焦后构图,避免对焦时强光直射。
- 使用点测光+曝光补偿,防止高光溢出放大眩光。
后期修复:Photoshop与Lightroom双方案
方案A:Lightroom快速去眩光
- 基础校正:启用“删除色差”与“启用配置文件校正”。
- 局部调整:用“调整画笔”降低高光-100、白色色阶-80,覆盖眩光区域。
- 去朦胧:全局+10到+20,抵消雾化眩光。
方案B:Photoshop精修鬼影
- 通道观察:进入“通道”面板,找到眩光最弱的通道(通常是蓝色)。
- 内容识别填充:用套索圈选眩光,Shift+F5选择“内容识别”。
- 仿制图章+混合模式:新建空白层,模式改为“ darken”,用低透明度图章修复边缘。
- Camera Raw滤镜二次降噪:防止修复区域出现颗粒。
手机摄影也能去眩光?Snapseed与Lightroom Mobile实测
自问:手机镜头小,眩光更难避免,怎么办?
答:用手指遮挡+后期双重曝光。
- 拍摄时手指半遮镜头边缘,后期用Snapseed“修复”工具涂抹手指。
- Lightroom Mobile里用选择性工具降低眩光区域纹理-50、清晰度-30。
进阶技巧:利用眩光反而成为画面亮点
并非所有眩光都要去除,彩虹色环形眩光可营造氛围。关键控制:
- 缩小光圈到F/11-F/16,让点光源呈现星芒而非雾化。
- 后期降低饱和度,保留形状但削弱色彩干扰。
器材党必读:镀膜与镜片结构如何影响眩光
自问:为什么老镜头眩光更严重?
答:镀膜技术差异。现代纳米镀膜(如佳能SWC、尼康NCC)反射率低于0.1%,而老镜头单层镀膜反射率可达2%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- 变焦头比定焦头易眩光:镜片组多,反射面增加。
- 灯泡头(无遮光罩接口):需额外购买第三方遮光斗。
实战案例:一张逆光人像的完整去眩光流程
原片问题:太阳位于人物右后方,出现绿色鬼影+面部雾化。
- 前期:使用85mm F/1.4镜头+金属遮光罩,机位左移30cm让太阳躲到模特肩膀后方。
- RAW处理:Lightroom中“光学”面板勾选所有校正,眩光减少60%。
- 局部修复:Photoshop中用“颜色范围”选中绿色鬼影,填充附近肤色,混合模式“颜色”。
- 最终微调:加冷色曲线抵消暖色眩光残留,人物肤色用蒙版擦回。
常见误区:这些做法反而让眩光更糟
- 盲目加偏振镜:CPL在逆光时无效,且增加两片玻璃可能产生新反射。
- 过度依赖HDR:合成时高光对齐不准,眩光位置会错位。
- 用最大光圈“虚化”眩光:只会让光斑变大更突兀。
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