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能镜头卡口到底指什么?
“卡口”是机身与镜头之间的机械与电子接口,**决定镜头能否安装、能否自动对焦、能否传递EXIF信息**。佳能自1987年推出EOS系统以来,先后发展出EF、EF-S、EF-M、RF四大主流卡口,再加上电影机的PL卡口,总计五类。了解它们,才能避免“买错镜头装不上”的尴尬。

EF卡口:1987年登场的老将
EF卡口=全画幅单反卡口,内径54 mm,法兰距44 mm,采用全电子触点,没有机械传动杆,因此对焦更快、噪音更小。
- 兼容性最广:1987年至今发布的所有EF镜头都能装在EOS胶片单反或全画幅单反上。
- 副厂支持多:腾龙、适马、图丽、老蛙等均有大量EF口镜头。
- 转接潜力大:通过转接环可把EF镜头用在RF微单机身上,**自动对焦、防抖、EXIF全部保留**。
EF-S卡口:APS-C单反的“小兄弟”
2003年伴随EOS 300D一起诞生,**物理结构与EF相同,但尾部多出防呆凸起**,防止EF-S镜头装在全画幅单反上造成打板。
- 成像圈缩小:仅覆盖APS-C画幅,边缘画质劣化更少。
- 镜头更轻便:如EF-S 10-18 mm f/4.5-5.6 IS STM仅240 g。
- 不可反装全幅:强行锯掉防呆凸起虽能装,但画面四周会出现黑圈。
EF-M卡口:微单先遣队
2012年随EOS M发布,**法兰距缩短至18 mm**,卡口直径46 mm,专为APS-C无反设计。
- 机身极致小巧:EOS M6 Mark II仅408 g含电池卡。
- 镜头群有限:原生EF-M镜头仅7支,但可通过官方转接环使用EF/EF-S全系列。
- 已被边缘化:佳能重心转向RF,EF-M近年无新品。
RF卡口:全画幅微单的未来
2018年随EOS R系统发布,**内径54 mm与EF相同,法兰距却缩短到20 mm**,为镜头设计留出更大空间。
- 12个电子触点:比EF多4个,支持更高速通信,**实现机身协同防抖、可变ND、控制环自定义**。
- 镜头素质飞跃:RF 28-70 mm f/2 L USM、RF 50 mm f/1.2 L USM等打破单反时代光学极限。
- 转接零损失:官方转接环分三种——普通版、带控制环版、带ND滤镜版,**EF镜头装上后性能不降反升**。
常见疑问:我该选哪类卡口?
手里已有大量EF镜头,想升级微单怎么办?
直接买EOS R系列机身,配官方EF-EOS R转接环,**对焦速度与单反时代持平甚至更快**,还能享受机身防抖。

新手从零开始,买EF还是RF?
预算充足选RF系统,未来镜头群更丰富;预算有限可淘二手EF镜头+转接环,性价比极高。
EF-S镜头能装在RF机身上吗?
可以,但需EF-EOS R转接环,且相机会自动切换到APS-C画幅,像素降低约40%。
卡口之外:PL卡口与电影镜头
佳能C系列电影机(如C300 Mark III)采用PL卡口,法兰距52 mm,**兼容蔡司、库克等高端电影镜头**。若需EF镜头,可换卡口或加转接。
如何一眼识别卡口?
- 看卡口外圈文字:RF卡口红圈旁标“RF”;EF卡口白点旁标“EF”。
- 数电子触点:RF 12个、EF 8个、EF-M 9个。
- 量法兰距:用卡尺量卡口平面到传感器距离,RF 20 mm、EF 44 mm。
未来趋势:RF卡口一统江湖?
佳能已宣布停止EF镜头新品研发,资源全面倾斜RF。EF镜头虽存量庞大,但二手价格逐年走低;RF镜头则因产能有限,**部分型号溢价严重**。对于长期投入,RF是更稳妥的选择。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