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康镜头标识到底代表什么?
拿到一支尼康镜头,镜筒上密密麻麻的字母和符号常让人一头雾水。这些标识不仅告诉你镜头的技术规格,还决定了拍摄体验与成像风格。下面用问答方式拆解常见缩写,让你一眼看懂。

FX、DX、CX:卡口与像场大小
- FX:全画幅标识,像场覆盖×36 mm,适用于Z 9、D850等机型。
- DX:APS-C画幅,像场约×24 mm,装在FX机身上会自动裁切。
- CX:已停产的1英寸尼康1系列专用,二手市场偶尔可见。
问:DX镜头能用在Z 8上吗?
答:可以,Z卡口通过FTZ II转接后仍支持自动对焦,但像素会降至约一半。
AF、AF-S、AF-P:对焦马达类型
- AF:机身马达驱动,老胶片机时代产物,现代无反无法直接使用。
- AF-S:镜头内置SWM超声波马达,对焦安静且支持全时手动。
- AF-P:步进马达,视频对焦更平滑,呼吸效应更小。
问:AF-P镜头在D750上表现如何?
答:需升级固件才能关闭对焦声音,否则菜单里找不到对应选项。
VR、VR II、Synchro VR:防抖等级
VR代表光学防抖,数字越高补偿级数越多:
- 初代VR:约3档
- VR II:约4档
- Synchro VR:Z卡口微单专用,支持机身+镜头协同,最高6档
问:关闭VR会提升锐度吗?
答:三脚架场景下关闭可避免防抖机构误判,长曝更纯净。
ED、Super ED、SR:镜片材质差异
缩写 | 全称 | 作用 |
---|---|---|
ED | Extra-low Dispersion | 减少色散,紫边更少 |
Super ED | 超级ED | 折射率更低,色差控制更强 |
SR | Short-wavelength Refractive | 针对短波蓝光优化,逆光更干净 |
问:ED镜片越多画质越好?
答:并非绝对,镀膜与结构设计同样关键,但高阶镜头通常含多片ED或Super ED。

Nano Crystal Coat & ARNEO Coat:镀膜技术
Nano Crystal Coat:纳米结晶镀膜,抑制斜向入射鬼影,星空摄影必备。
ARNEO Coat:垂直入射光优化,逆光人像肤色更自然。
问:两者能同时存在吗?
答:可以,Z 24-70 mm f/2.8 S就同时搭载,实现全角度抗眩光。
IF、RF、CRC:对焦时镜组移动方式
- IF:内对焦,前组不旋转,方便用偏振镜。
- RF:后组对焦,微距镜头常用,减少对焦行程。
- CRC:浮动对焦,近距离也能维持高锐度。
问:IF镜头一定比外对焦高级?
答:外对焦结构简单成本低,但IF更适合密封防尘,现代高端镜头几乎清一色IF。
S-Line、N、Noct:尼康Z卡口专属命名
S-Line:Z卡口高阶系列,镜身带金属S标,画质与做工对标金圈。
N:纳米镀膜早期代号,现已被Nano Crystal Coat取代。
Noct:夜神系列,f/0.95超大光圈,手动对焦,专为弱光而生。
问:S-Line镜头为何没有金圈?
答:尼康用更低调的金属铭牌取代,**“银圈+S”即代表旗舰定位**。
常见冷门缩写速查
- PF
- 菲涅尔相位镜片,大幅减重,如300 mm f/4E PF。
- FL
- 萤石镜片,比ED更轻,常见于超远定焦。
- DC
- 散焦控制,可旋转环调节焦外,105 mm f/2D DC独有。
- Micro
- 尼康微距标识,放大倍率1:1,非“Macro”。
实战:一分钟读懂尼康Z 70-200 mm f/2.8 VR S
把标识拆成四段:
Z:Z卡口
70-200 mm f/2.8:恒定大光圈变焦
VR:光学防抖
S:S-Line高阶系列
镜身还隐藏Nano Crystal Coat、Super ED、ARNEO Coat,**“一眼即知专业”**。
选购建议:如何根据标识挑镜头
- 拍风光:优先选FX+Nano+ED+IF,广角边缘画质有保障。
- 拍人像:关注f/1.4或f/1.8+AF-S+DC,焦外柔和。
- 拍视频:锁定AF-P+Synchro VR,对焦安静且防抖稳。
- 打鸟:看FL+PF+VR II,手持600 mm也能拍清晰。
问:二手老镜头值得买吗?
答:带AF-S、VR的D头或G头在Z机身上仍可用,但无机身防抖的老AF镜头需手动对焦,体验落差大。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