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区别_如何选择适合拍风光的镜头

新网编辑 自然百科 13

一、镜头视角范围到底指什么?

视角范围,简单说就是镜头一次能“看”到的场景宽度。它用角度表示,数值越大,画面越宽广。常见分类:

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区别_如何选择适合拍风光的镜头-第1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标准镜头:约40°–55°,接近人眼所见。
  • 广角镜头:约60°–84°。
  • 超广角镜头:约90°–120°。
  • 鱼眼镜头:可达180°,画面边缘呈桶形畸变。

二、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区别在哪里?

1. 视角差异

广角镜头“看见”的宽度比标准镜头大,但边缘畸变相对温和;超广角镜头视野更开阔,边缘拉伸明显

2. 透视夸张程度

超广角镜头近大远小效果更强烈,适合突出前景;广角镜头透视自然,更适合纪实。

3. 景深与光圈

同光圈下,超广角镜头景深更深,背景不易虚化;广角镜头光圈稍大即可制造柔和虚化

4. 体积与重量

超广角镜头镜片组更复杂,往往更重;广角镜头结构相对简洁,便于长时间手持


三、如何快速判断自己需要哪一类?

自问自答:

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区别_如何选择适合拍风光的镜头-第2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1. “我主要拍城市建筑还是辽阔山川?”
    城市建筑:广角镜头即可,畸变可控;辽阔山川:超广角镜头能一次性收纳更多前景与天空。
  2. “我是否经常需要前景夸张?”
    需要:超广角镜头;不需要:广角镜头。
  3. “我是否介意后期矫正畸变?”
    介意:选广角镜头;不介意:超广角镜头后期空间大。

四、选购实战:关键参数一次看懂

1. 焦距换算

全画幅下:

  • 24 mm:广角起点,畸变小。
  • 16 mm:超广角起点,边缘拉伸明显。
  • 14 mm以下:极端超广角,需留意灯泡前组。

2. 光圈需求

风光摄影多用f/8–f/11,因此f/4已足够;若兼顾星空,可选f/2.8或更大

3. 滤镜系统

灯泡头需专用支架+150 mm方片滤镜,成本高;普通广角镜头77 mm或82 mm螺纹滤镜通用

4. 防抖与密封

拍风光常遇恶劣天气,防尘防滴溅是加分项;三脚架使用频率高,防抖并非刚需


五、典型场景对比:实拍感受更直观

场景A:峡谷日出

超广角镜头14 mm:前景岩石巨大,天空云层延伸,视觉冲击力强。
广角镜头24 mm:画面更紧凑,岩石比例正常,天空占比减少。

广角镜头和超广角镜头区别_如何选择适合拍风光的镜头-第3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场景B:古镇街巷

超广角镜头16 mm:两侧建筑向内倾斜,需后期矫正。
广角镜头28 mm:线条基本垂直,纪实感更强。

场景C:星空银河

超广角镜头14 mm f/2.8:一次囊括银河拱桥,地景前景夸张。
广角镜头24 mm f/1.4:银河主体更大,地景比例自然,需拼接。


六、预算有限时的折中方案

1. 一支20 mm f/1.8定焦:兼顾星空与风光,畸变可控。
2. 16–35 mm f/4变焦:广角到超广角全覆盖,光圈略小。
3. 二手17–40 mm f/4:性价比高,边缘画质一般但可接受。


七、避坑指南:新手最容易犯的错

  • 只追求最广:14 mm以下畸变难控制,容易让画面杂乱。
  • 忽视前景:超广角镜头若无前景,画面空洞。
  • 滤镜叠加过多:灯泡头叠加多层滤镜易产生暗角。
  • 手持慢门:超广角虽防抖要求低,但1秒以上仍需三脚架。

八、进阶技巧:让视角优势最大化

1. 前景引导线

利用河流、栈道、岩石裂缝作为引导线,把观众视线拉向远方。

2. 低角度贴地

把相机贴近前景,超广角镜头能放大细节,营造宏大比例。

3. 焦点堆栈

超广角镜头景深虽大,但近景0.3 m以内仍会模糊,可拍多张不同焦点后期合成。

4. 竖拍接片

24 mm竖拍3–5张接片,既保留广角透视,又避免超广角畸变。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