尼康镜头型号怎么看?一分钟拆解标签
拿到一支尼康镜头,最困惑的往往是镜筒上那串看似随机的字母与数字。其实它像身份证一样,藏着焦距、光圈、版本、马达、防抖等全部信息。下面用一支“AF-S NIKKOR 24-70mm f/2.8E ED VR”做示范,逐段拆解。

- AF-S:超声波马达自动对焦
- NIKKOR:尼康原厂镜头品牌名
- 24-70mm:变焦范围,广角端24mm,长焦端70mm
- f/2.8:恒定最大光圈
- E:电磁光圈
- ED:超低色散镜片
- VR:光学防抖
尼康镜头字母含义全表:从A到Z一次看懂
尼康官方在几十年里累积了二十多个标识,初学者常被“D、G、E、DX、FX”绕晕。把它们按功能分组,记忆效率最高。
对焦马达类
- AF:机身马达驱动,镜头本身无马达
- AF-I:早期内置马达,已停产
- AF-S:Silent Wave超声波马达,对焦快且安静
- AF-P:步进马达,视频对焦更平滑
光圈技术类
- D:带光圈环,可传递距离信息给机身测光
- G:取消光圈环,靠机身拨轮控制
- E:电磁光圈,取消机械拨杆,连拍更稳
像场与画幅
- DX:APS-C画幅专用,成像圈较小
- FX:全画幅镜头,DX机身可用但像素会裁切
- CX:尼康1系微单专用,已逐步退出市场
镜片与镀膜
- ED:Extra-low Dispersion,抑制色散
- Super ED:加强版ED,色散控制更好
- Nano Crystal Coat:纳米结晶镀膜,抗眩光鬼影
- FL:萤石镜片,重量更轻、色差更小
防抖与特殊功能
- VR:Vibration Reduction,光学防抖
- VR II:第二代防抖,补偿效果提升约4档
- PF:Phase Fresnel菲涅尔镜片,大幅缩减长焦体积
- DC:Defocus Control,可控制焦外轮廓
- Micro:微距,放大倍率1:1或1:2
实战:如何根据字母快速判断镜头用途
问题:旅行想轻便,该选哪类标识?
答:锁定AF-P、DX、VR、PF四个关键词。AF-P步进马达省电,DX像场小所以镜头更轻,VR防抖弥补手持,PF让长焦镜缩成“可乐罐”。典型例子:AF-P DX NIKKOR 70-300mm f/4.5-6.3G ED VR,重量仅415g。
问题:拍人像需要奶油焦外,字母里找谁?
答:优先看f/1.4、f/1.8的大光圈,再确认带DC或Nano Crystal Coat。DC可微调焦外轮廓,Nano镀膜逆光时保持肤色通透。例如AF-S NIKKOR 105mm f/1.4E ED,焦外如丝绸,逆光肤色不灰。
问题:拍体育和野生动物,怎样一眼识别专业长焦?
答:序列号里出现FL、E、VR II基本就是旗舰。FL萤石镜片减重,E电磁光圈保证14fps连拍不丢光圈,VR II防抖让600mm也能手持。典型代表:AF-S NIKKOR 600mm f/4E FL ED VR,重量3810g,比上一代轻了1250g。
常见误区:字母越多越高级吗?
并非如此。举例:AF-S NIKKOR 28-300mm f/3.5-5.6G ED VR,看似“全能”,实则大变焦牺牲画质;而AF-S NIKKOR 58mm f/1.4G只有G和ED两个后缀,却是尼康最昂贵定焦之一。判断标准应回到光学设计、用料、定位,而非字母数量。

未来趋势:Z卡口镜头的新命名逻辑
尼康Z卡口取消了机械拨杆,所有镜头统一为E电磁光圈,因此不再单独标注E。新出现的S-Line代表高端系列,镜身带银色“S”标,意味着更严的公差、更好的镀膜、更静音的对焦。例如NIKKOR Z 50mm f/1.2 S,没有ED、没有VR,却用3片ED、2片非球面、纳米镀膜、多焦点系统,画质直接挑战Otus。
Z卡口常见新标识
- S-Line:高端光学素质
- SE:Special Edition,复古外观
- Plena:顶级定焦系列,目前仅Z 135mm f/1.8 Plena一支
选购建议:三分钟建立个人镜头字典
- 先确定画幅:DX机身只看DX或FX;FX机身直接选FX。
- 再按题材挑焦距:风光14-30mm、人像35-135mm、生态200-600mm。
- 接着看最大光圈:f/1.4-f/2.8适合弱光与虚化,f/4-f/5.6轻便便宜。
- 最后核对马达与防抖:老机身必须AF-S;视频多选AF-P;手持长焦必须有VR。
把以上四步写成便签贴在相机包,下次逛二手市场,只需十秒就能判断一支尼康镜头值不值得入手。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