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TF曲线是镜头性能最直观的“体检报告”,但密密麻麻的线条到底在说什么?一张图就能决定买不买?下面用问答方式拆解。

MTF曲线到底是什么?
MTF(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)把镜头成像能力量化为“对比度保留率”。简单说,曲线越高,镜头越锐。横轴是画面中心到边缘的距离,纵轴是0-1的对比度值。
为什么MTF曲线有四条线?
常见四条线分两组:
• 10 lp/mm:粗线,代表大结构对比度,影响画面整体通透感
• 30 lp/mm:细线,代表细节分辨率,决定发丝、树叶纹理是否清晰
每组再分实线(弧矢Sagittal)与虚线(子午Meridional),对应不同方向的线条。
曲线高就一定好吗?
不一定。先问自己:
1. 拍人像还是风光?人像需要中心锐、边缘柔,风光要求全画面均匀。
2. 用多大光圈?MTF通常标最大光圈,收缩两档后曲线会整体抬高。
3. 是否在意焦外?高MTF镜头有时焦外生硬。
如何快速看懂一张MTF图?
步骤一:锁定光圈
官网图常见F1.4与F8两张。F1.4曲线掉得快,说明边缘弱;F8全线逼近1,边缘逆袭。
步骤二:看10 lp/mm的实线与虚线差距
差距大=像散明显,拍建筑会出现边缘拉丝。

步骤三:30 lp/mm是否跌破0.6
跌破0.6意味着2400万像素机身已无法喂饱,高像素机身慎选。
实战案例:50 mm F1.8 VS 50 mm F1.2
• F1.8:中心30 lp/mm≈0.7,边缘0.5,人像够用。
• F1.2:中心0.85,边缘0.4,全开边缘糊,但焦外奶油。
结论:拍夜景人像选F1.2,旅拍扫街F1.8更轻更均衡。
常见误区盘点
误区1:只看中心MTF
风光片边缘崩了,中心再锐也救不回来。
误区2:忽视线对密度
官网可能只给10 lp/mm,看起来很美,实际30 lp/mm雪崩。
误区3:把MTF当唯一标准
镀膜、色散、畸变同样影响成片,MTF只是“锐度体检表”。

如何结合机身选镜头?
• 2400万像素:30 lp/mm≥0.5即可。
• 4500万像素:30 lp/mm≥0.7,否则放大100%会失望。
• APS-C裁切:只看MTF图0-12 mm区域,边缘问题被裁掉。
进阶技巧:用MTF预测实拍表现
把MTF曲线想象成地形图:
- 高而平=草原,全画面均衡。
- 高陡降=悬崖,中心锐边缘糊。
- 波浪线=丘陵,可能出现焦外二线性。
没有MTF图怎么办?
第三方评测网站Imaging Resource、Lenstip会补测。搜索“镜头名+MTF”即可,注意对比测试光圈是否一致。
一句话选购口诀
人像看中心,风光看边缘;高像素看30线,低像素看10线;MTF高≠氛围好,实拍样片仍要翻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