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。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(甲亢)若未得到良好控制,确实可能对胎儿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,包括流产、早产、胎儿宫内生长受限、甲亢危象甚至死胎等。但规范治疗、定期监测,大多数孕妇仍能顺利分娩健康宝宝。

甲亢为何在孕期更容易“失控”?
怀孕初期,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水平迅速升高,其结构与促甲状腺激素(TSH)相似,可轻度刺激甲状腺,导致“妊娠一过性甲亢”。若孕妇本身患有Graves病等原发性甲亢,激素波动会让症状加重。
- 激素叠加效应:雌激素增加甲状腺结合球蛋白,使游离T3、T4水平升高。
- 免疫变化:孕期免疫抑制减轻,Graves抗体(TRAb)活性增强。
- 代谢需求:母体基础代谢率提高,心脏负荷加重,易诱发心律失常。
胎儿会遭遇哪些具体风险?
1. 早期妊娠:流产与畸形
未控制的甲亢使流产率升高至25%左右,且与甲巯咪唑(MMI)剂量过大相关,可能增加胎儿头皮缺陷、食管闭锁等罕见畸形。
2. 中期妊娠:宫内生长受限
母体高代谢状态导致胎盘灌注不足,胎儿体重常低于同孕龄第10百分位,超声可见脐血流S/D比值升高。
3. 晚期妊娠:早产与甲亢危象
持续高甲状腺激素刺激子宫收缩,早产率可达9%~22%。若合并感染或分娩应激,可触发母体甲亢危象,死亡率高达25%。
4. 新生儿:一过性甲亢或甲减
母体TRAb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,约1%~5%新生儿出现新生儿甲亢,表现为心动过速、易激惹;若母体使用过量抗甲状腺药物,则可能造成新生儿暂时性甲减。

如何早期发现孕妇甲亢?
常规产检并不包含甲状腺功能筛查,但以下情况建议主动检测TSH、FT4、TRAb:
- 孕前已确诊甲亢或曾有甲状腺手术史。
- 孕早期心率持续>100次/分、体重不增反降。
- 存在突眼、甲状腺肿大或胫前黏液性水肿。
- 既往有不明原因流产、早产史。
孕期甲亢治疗:药物选择与剂量调整
一线药物:丙硫氧嘧啶(PTU)
孕早期(0~12周)首选PTU,因其胎盘通过率低于MMI,致畸风险更小。维持FT4在正常上限或轻度升高即可,避免过度治疗。
二线药物:甲巯咪唑(MMI)
孕中晚期可换用MMI,每日剂量≤20 mg,分次口服。注意监测粒细胞缺乏和肝毒性。
手术与碘治疗:何时考虑?
若药物过敏、剂量过大或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,可在孕中期(14~28周)行甲状腺次全切除。孕期禁用放射性碘治疗,因其可破坏胎儿甲状腺。
日常管理:饮食、监测与分娩计划
- 饮食:保证足够热量与蛋白质,限制海带、紫菜等高碘食物,避免咖啡因。
- 监测频率:孕早期每2~4周复查甲功,稳定后每4~6周一次;TRAb在孕24~28周复测。
- 分娩方式:甲亢并非剖宫产指征,但合并子痫前期、心衰或胎儿窘迫时需放宽指征。
- 产后随访:药物剂量在分娩后48小时减少30%~50%,避免产后甲减。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甲亢孕妇能吃含碘维生素吗?
A:复合维生素中碘含量一般<150 μg/天,可安全服用,但避免额外补碘。
Q:TRAb阳性但甲功正常,需要治疗吗?
A:仅需密切监测,无需抗甲状腺药物,但新生儿出生后需查甲功。
Q:哺乳期能否继续用PTU或MMI?
A:PTU<300 mg/天、MMI<20 mg/天均可在哺乳期使用,服药后3~4小时再哺乳更安全。
写给准爸爸与家属的提醒
甲亢孕妇情绪波动大,家属应减少指责,多分担家务。提前与产科、内分泌科、麻醉科沟通分娩方案,准备β受体阻滞剂(如普萘洛尔)以备急用。新生儿出生后第3~5天、第10~14天需两次筛查甲功,早发现、早干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