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写好高考作文_高考作文提分技巧

新网编辑 教育资讯 10

一、为什么高考作文年年难?

很多考生走出考场后都会问:“为什么练了几十篇,分数还是原地踏步?”答案往往藏在三个盲区里。

如何写好高考作文_高考作文提分技巧-第1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盲区一:只背素材,不会转化。把司马迁、袁隆平、谷爱凌写成“万能钥匙”,结果阅卷老师一眼看穿套路。
  • 盲区二:结构松散,缺逻辑链。段与段之间像散装饼干,没有“起—承—转—合”的咬合感。
  • 盲区三:语言平庸,缺记忆点。通篇“我认为”“我们要”,老师看完只记得字迹工整。

二、2021全国甲卷真题拆解:人·技术·时间

题目给出“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,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”的材料,要求写一篇文章。

1. 如何快速破题?

自问:技术到底是“主人”还是“仆人”?
自答:技术本身中立,关键在于人的选择。于是立论可定为:技术像一把双刃剑,握剑的人决定剑锋所向。

2. 结构模板:三层递进

  1. 现象层:外卖骑手困在算法里,白领被钉钉红点绑架。
  2. 原因层: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,人把度量权交给了代码。
  3. 升华层:重申“人是万物的尺度”,技术应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。

三、高考作文提分四件套

1. 标题:让阅卷者一见钟情

公式:核心概念+矛盾修辞
示范:《做时间的朋友,而非算法的臣民》

2. 开头:黄金50字

模板:一句名言+一次转折+一句扣题
“苏格拉底说‘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’。可当省察被手机推送切成碎片,我们是否还拥有完整的时间?”

3. 论证:双线并行

  • 明线:技术发展史——从日晷到原子钟,人类对时间的测量越来越精准。
  • 暗线:主体性流失史——从“日出而作”到“24小时在线”,人逐渐丧失对节奏的掌控。

4. 结尾:留一个“钩子”

第二人称把问题抛回读者:“下一次屏幕亮起,你划开的是信息,还是自己的人生?”

如何写好高考作文_高考作文提分技巧-第2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四、素材库:小众又好用

科技维度

凯文·凯利在《失控》中预言:未来人类将“外包”记忆给云端,却可能忘记如何思考。

人文维度

海德格尔提出“诗意地栖居”,提醒技术时代仍需保留“慢”的能力。

中国故事

敦煌研究院用数字供养人计划,让千年壁画在元宇宙重生——技术不是替代时间,而是让时间被更多人共享。


五、考场急救:30分钟速成法

第1步:5分钟画“思维三角”

顶端写关键词,左下角写正面案例,右下角写反面案例,中间拉箭头形成对比。

第2步:15分钟写“骨架段”

每段遵循:观点句→过渡句→材料句→分析句→小结句,确保逻辑链完整。

如何写好高考作文_高考作文提分技巧-第3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第3步:10分钟“美颜”

把三个口语词换成书面词:
“我觉得”→“毋庸置疑”;
“很多”→“恒河沙数”;
“重要”→“举足轻重”。


六、避坑指南:阅卷老师最讨厌的5句话

  1. 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……”(模板痕迹太重)
  2. “司马迁遭受宫刑仍写《史记》……”(素材撞车)
  3. “我们要努力学习,报效祖国。”(空喊口号)
  4. “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。”(无效收尾)
  5. “以上是我的观点。”(画蛇添足)

七、实战演练:2021新高考Ⅰ卷“体育之效”

题目材料引用毛泽东《体育之研究》:“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……”

自问:体育仅仅是强身健体吗?

自答:体育的本质是以身体为媒介的精神操练

示范段落

“当苏炳添在东京跑出9秒83,他突破的不仅是黄种人的肌肉极限,更是百年‘东亚病夫’的心理枷锁。体育之效,在于把‘不可能’三个字从字典里抠掉,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对命运的宣战。”


八、最后3分钟:检查清单

  • 标题是否出现关键词
  • 每段是否都有材料+分析
  • 字数是否在850~950之间?
  • 卷面是否有3处以内涂改

把这份清单贴在文具盒里,比任何押题卷都管用。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