幸福是什么?对小学生来说,可能是一颗糖;对高中生来说,可能是一张录取通知书;对成年人来说,可能是一句“回家吃饭”。当语文老师把《这就是幸福》布置成作文题,很多同学却瞬间大脑空白。下面用自问自答的方式,拆解“这就是幸福”作文的写作密码。

一、幸福到底是什么?先拆题再动笔
拆题第一步:把“幸福”具体化。
与其空喊“幸福是一种感觉”,不如把感觉拆成画面:
- 放学路口,爷爷接过书包的那只粗糙手掌;
- 深夜客厅,妈妈替你留的一盏微黄小灯;
- 运动会摔倒了,同学伸过来的那只脏兮兮的手。
这些画面越细,幸福越真。
二、选材:三个“不要”与三个“要”
不要:
- 不要写“我生病了妈妈冒雨送医院”这类被写滥的桥段;
- 不要堆砌华丽形容词,却看不到人物动作;
- 不要只写“我很感动”,却不写为什么感动。
要:
- 要“小而真”:一次泡面、一次迟到、一次借笔;
- 要“动而细”:动作+细节,让读者自己体会;
- 要“曲而亮”:情节有转折,结尾有升华。
三、结构:四步让故事自带节奏
1. 悬念开头:
“那天,我把爸爸惹哭了。”一句话抛出钩子。

2. 细节铺陈:
写爸爸怎样把试卷折成四折又展开,怎样把烟掐灭在掌心,怎样在阳台站了半小时。
3. 情感转折:
深夜起床喝水,发现爸爸在厨房偷偷给我煎荷包蛋,油花溅到他手背上也不吭声。
4. 点题收束:
“原来,幸福不是高分,而是有人在你最差的时候,还愿意为你煎一个溏心蛋。”
四、语言:让文字长出温度
动词优先:
“妈妈抚摸我的头”→“妈妈用拇指来回蹭我额前的碎发”。
比喻克制:
一句就够:“她的笑像刚开瓶的汽水,噗嗤一声,全是甜。”

对话留白:
“爸,对不起。”
“蛋要几分熟?”
六个字,胜过一百句说教。
五、高分范文拆解:800字现场示范
题目:这就是幸福
晚自习下课,雨线像断了珠子的帘子。我没带伞,站在走廊尽头数雨滴。手机震动,是爷爷:“门口。”
校门外,爷爷举着一把黑伞,伞骨支出来一根铁丝,雨水顺着铁丝滴在他藏蓝色中山装的肩膀上,颜色深得像墨。我冲过去,他把伞往我这边倾,半边身子立刻湿透。
回家路上,爷爷走在外侧,我踩着他的脚印。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又压得很短。爷爷忽然说:“今天学了啥?”我答:“《陈情表》。”爷爷“哦”了一声,没再说话。
进门前,爷爷从怀里掏出一个塑料袋,里面是两个还冒热气的韭菜盒子。塑料袋内壁凝着水珠,像爷爷额头上的汗。他说:“快吃,冷了就硬。”韭菜盒子有点咸,却烫得我眼眶发酸。
第二天清晨,我发现那把破伞被爷爷用白色医用胶布缠好了,胶布一圈圈缠得整整齐齐,像给伞骨打了绷带。我摸着胶布,忽然明白:幸福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,而是有人把破伞补好,只为让你不被淋湿。
六、常见疑问快答
Q:写幸福一定要哭吗?
A:不哭也能动人。写爷爷默默把伞倾向你,比写“我嚎啕大哭”更高级。
Q:可以写宠物吗?
A:可以,但要把宠物当“人”写。写小狗怎样用鼻子顶开你房门,怎样把最爱的骨头叼给你。
Q:结尾怎么升华不矫情?
A:回到物件。写“那把胶布缠的伞现在还挂在我家门后,每次下雨,我都先摸一摸胶布,再出门。”物件在,幸福就在。
七、写在最后的提醒
写“这就是幸福”最怕用力过猛。把镜头拉远,让日常自己说话;把情绪藏进细节,让读者自己发现。当你写完最后一个句号,如果自己也想给故事里的人一个拥抱,这篇作文就成了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