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作文结尾怎么写_如何让结尾升华主题

新网编辑 教育资讯 4

为什么很多同学一到结尾就卡壳?

每逢端午,老师布置“端午的味道”“粽叶飘香”之类作文,**写到结尾却常常只剩一句“我爱端午节”**。问题出在哪?

端午节作文结尾怎么写_如何让结尾升华主题-第1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把结尾当“句号”,而不是“回声”
  • 只重复事件,没有提炼情感
  • 缺少与时代、与自我的连接

端午节作文结尾的三种经典结构

1. 画面定格法——让粽香在纸上继续蒸腾

把最后一笔留在最有温度的场景里:

“灶台的蒸汽还在咕噜咕噜,外婆的袖口沾着几粒糯米,像落雪。我忽然明白,端午不是日历上的一个红字,而是她掌心永远不变的温度。”

要点:**定格+细节+情感点题**,读者仿佛还能闻到竹叶的清香。


2. 时空对话法——与屈原、与未来的自己交谈

自问自答示范:

问:两千年后的汨罗江,是否仍有人在吟诵《离骚》?

答:只要粽叶仍被清水洗得发亮,只要龙舟鼓点还能震醒少年,那束投向江底的目光就从未熄灭。

端午节作文结尾怎么写_如何让结尾升华主题-第2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技巧:用“如果……那么……”的句式,把历史、当下、未来串成一条看不见的线。


3. 情感递进法——从“我”走向“我们”

先写个人体验,再升华到家国情怀:

  1. “我把第一只粽子递给爸爸,他咬开的瞬间,眼里闪过孩子般的光。”
  2. “那一刻,我懂了,端午把大人的皱纹也包成了柔软的糯米。”
  3. “当鼓声在江面炸开,所有桨影汇成同一条河流——原来这就是‘同舟’二字的重量。”

层层递进,**让个人记忆与民族记忆重叠**,结尾自然拔高。


高分结尾必备的三把钥匙

钥匙一:意象回环

开头写“青绿的粽叶像一把小小的船”,结尾可写:

“夜深了,那片粽叶在垃圾桶里蜷缩,却仍带着舟的形状——原来它从未靠岸,只是换了一片人海继续漂流。”

同一意象首尾呼应,**形成圆环结构**,老师一眼就能看出匠心。

端午节作文结尾怎么写_如何让结尾升华主题-第3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钥匙二:动词点亮

避免“我很开心”“我很感动”这类苍白表述,改用“动词+通感”

  • “感动”→“心口被鼓槌重重敲了一下”
  • “怀念”→“粽叶的锯齿边在记忆里来回割”

钥匙三:留白余味

不要把情感说满,留一点让读者自己咀嚼:

“我把五彩绳系在手腕,却故意没有打结——我想把今天漏掉的一截风,留给明年端午再系。”

实战演练:同一主题三种结尾示范

主题:第一次学包粽子

示范A(画面定格)

“米漏了一桌,奶奶没责怪,只是笑着把散落的糯米拢成小山。窗外雨声淅沥,像无数细小的鼓点,在为我的笨拙鼓掌。”

示范B(时空对话)

“如果屈原看见这一幕,会不会也笑出声?一个把粽叶包成漏斗的小孩,正用尽全力把历史包进未来。”

示范C(情感递进)

“我包的粽子歪歪扭扭,下锅就散了。可奶奶说:‘散开的米更香。’原来端午教我的第一课,不是完美,而是允许不完美,就像允许爱以最笨拙的方式抵达。”


常见误区速查表

误区症状修改建议
口号式结尾“端午节真好啊!”换成具体动作:我把剩下的艾草挂在门楣,风一吹,整个夏天都有了草药味的脊梁。
突然拔高“这让我懂得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……”先回到个人:我低头闻了闻手上的艾草香,忽然懂了奶奶说的‘驱虫也驱心虫’是什么意思。
重复前文再次罗列吃粽子、赛龙舟选一个新角度:比如写“粽叶的锯齿边在手腕划出一道白痕,像时间给我盖的邮戳”。

写在最后的悄悄话

好的结尾不是句号,而是**把读者轻轻推出门外,让他们带着你的余温继续走路**。端午的作文如此,人生的书写亦然。当你把粽叶的纹路、鼓点的震颤、艾草的苦香都写进最后一行,**那个节日就真正在你笔下活成了年年归来的夏天**。

上一篇初一作文怎么写_如何选材立意

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