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_2024上海卷作文审题立意技巧

新网编辑 教育资讯 13

一、2024上海卷作文命题特点:开放与思辨并存

今年上海卷依旧延续“材料极简、角度极宽”的风格,给出一句:“人们更愿意用‘有用’来评价事物,却常常忽略了‘无用’的价值。”短短二十余字,却暗藏三重张力:

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_2024上海卷作文审题立意技巧-第1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  • 有用VS无用:功利与超功利的冲突
  • 评价VS忽略:认知方式与价值取舍
  • 人们VS个体:群体共识与个人觉醒

二、审题第一步:把材料拆成“关键词矩阵”

自问:哪些词必须被看见?

自答:“有用”“无用”“评价”“忽略”“价值”一个都不能丢。把它们排成矩阵:

有用无用
被看见社会认可、效率至上艺术、游戏、发呆
被忽略潜在风险、路径依赖想象力、心灵自由

矩阵一出现,立意角度瞬间清晰:写“无用之用”最易脱颖而出


三、立意第二步:用“追问法”逼出深度

继续自问:

  1. 为什么人们偏爱“有用”?
  2. “无用”真的无用吗?
  3. 当“有用”成为唯一标尺,我们会失去什么?

自答示范:

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_2024上海卷作文审题立意技巧-第2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第一,现代性焦虑:KPI、ROI、内卷,让“有用”成为安全感替身。

第二,无用之用方为大用:庄子早说“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无用之用”,乔布斯旁听书法课,十年后成就了Mac的字体美学。

第三,失去的是“人”本身:当教育只剩刷题、工作只剩绩效,人退化为工具。


四、结构模板:三层递进+双线交织

1. 破题:场景切入,制造反差

“地铁里,小男孩问妈妈:‘为什么花不能刷卡?’妈妈答:‘因为它没用。’”——一个真实片段,把“有用”霸权拉到聚光灯下。

2. 立论:概念辨析+金句加持

引用朱光潜“慢慢走,欣赏啊”,再抛出“功利主义是心灵的近视”,完成“无用”正名。

上海高考作文怎么写_2024上海卷作文审题立意技巧-第3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. 深论:双线交织

  • 历史线:蔡元培“以美育代宗教”,用“无用”的艺术拯救麻木的国民。
  • 现实线:上海武康路的梧桐、安福路的咖啡,这些“不创收”的城市细节,恰恰是上海灵魂的溢价。

4. 驳论:防止“无用”浪漫化

自问:彻底否定“有用”是否矫枉过正?
自答:不是二元对立,而是“有用为骨,无用为魂”,如同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,钢筋水泥是“有用”,线条光影是“无用”,二者合一才成经典。

5. 升华:回到“人”的尺度

“衡量文明的程度,恰在于它允许多少‘无用’存在。”——把个体体验上升到城市精神,再落到高考作文的“青年视角”:我们这一代人,能否在算法推荐之外,保留一点“无用”的好奇心?


五、素材速用:上海本地+跨学科

避免屈原、司马迁撞车,试试这些:

  • 上海天文馆:投资6亿,门票40元,看似“回本”遥遥无期,却让长三角孩子第一次摸到银河。
  • 同济“仰望星空”草坪:不盖楼、不停车,只为让学生躺下来看云。
  •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:研究暗物质三十年,“不知道有什么用”,却拓展了人类认知边界。

六、语言技巧:让阅卷老师“一眼心动”

1. 动词优先:不说“花很美”,而写“花把整条武康路点亮”。

2. 比喻出新:“有用是高速公路,无用是匝道——没有匝道,高速只剩撞墙。”

3. 短句暴击:“有用,是面包;无用,是玫瑰。没有玫瑰,上海只是苏州河的仓库。”


七、易犯误区:90%考生踩过的坑

误区案例破解
架空抒情大谈“诗和远方”却无实例锚定一个上海地标,让“无用”落地
二元对立全盘否定“有用”引入“度”的概念,如“功利有度,浪漫有根”
堆砌名言一段三引用,毫无分析一句名言+一段阐释+一个本地案例

八、临场急救:10分钟速成提纲

如果只剩10分钟,按以下顺序写草稿:

  1. 标题:《给“无用”留一条武康路》
  2. 开头:地铁母子对话场景
  3. 论点:无用之用,方为大用
  4. 论据:天文馆+同济草坪+丁肇中
  5. 驳论:有用是无用的地基
  6. 结尾:青年应做“无用”的守门人

上海卷的高分从来不是辞藻的堆砌,而是在“有用”的钢筋森林里,为“无用”的月光留一扇窗。当你能在考场上,把一朵梧桐的飘落写成城市的叹息,这篇作文就成了。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