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样的镜头适合拍人像_人像镜头怎么选

新网编辑 自然百科 8

为什么“人像镜头”常被单独拎出来讨论?

在摄影圈里,**“人像镜头”并不是官方分类**,而是约定俗成的说法。它通常指焦段在85mm-135mm、光圈大于F2.8、成像柔美、焦外奶油般化开的镜头。之所以被单独讨论,是因为人像拍摄对**透视、景深、肤色还原**要求极高,一支好镜头能直接决定照片的商业价值。

什么样的镜头适合拍人像_人像镜头怎么选-第1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焦段:85mm还是135mm?

85mm——万金油的安全牌

85mm在全画幅上视角约28°,**压缩感适中**,既能拉开背景距离,又不会让五官过于扁平。佳能RF 85mm F1.2、索尼85mm F1.4 GM都是典型代表。缺点是室内拍摄时容易“退无可退”。

135mm——空气切割机的极致虚化

135mm的压缩感更强,**背景像被“吸”到人物身后**,适合户外或棚拍。例如适马135mm F1.8 Art,焦外光斑几乎呈完美圆形。但手持稳定性要求高,轻微抖动就会糊片。


光圈:F1.2真的比F1.8强三倍?

答案是否定的。**光圈差一档,通光量仅差一倍**,但价格可能差三倍。F1.2的优势在于极端弱光下仍能维持1/200s快门,且焦外更柔。不过,**F1.8的锐度往往反超**,例如尼康Z 85mm F1.8 S中心锐度爆表,适合商业修图。


定焦还是变焦?

定焦党会说:“**定焦的色散控制、畸变矫正碾压变焦**。”变焦党则反驳:“70-200mm F2.8能一次搞定半身到特写,婚礼跟拍不用换镜头。”实际选择看场景:

  • 棚拍/创作:定焦优先,画质极致。
  • 活动/旅拍:24-70mm F2.8+70-200mm F2.8组合更灵活。

微单时代的新变量:轻量化与呼吸效应

无反法兰距缩短后,镜头设计更激进。例如佳能RF 85mm F1.2 DS,**加入Defocus Smoothing镀膜**,焦外光斑边缘更柔。但部分镜头为减重,采用外对焦设计,**视频拍摄时呼吸效应明显**(焦点切换时视角变化)。

什么样的镜头适合拍人像_人像镜头怎么选-第2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预算有限?这三支“穷人三宝”别错过

  1. 佳能EF 85mm F1.8 USM:二手价千元出头,对焦快如闪电。
  2. 永诺YN 85mm F1.8:国产之光,镀膜抗眩光媲美原厂。
  3. 适马56mm F1.4(APS-C):等效85mm,锐度吊打部分全画幅。

实战:如何用一支50mm F1.8拍出85mm效果?

自问:没预算换85mm怎么办?
自答:用**“两步法”**:

  1. 拍摄时后退3-5米,保持半身构图。
  2. 后期裁切至85mm视角,**利用高像素机身(如A7R5)弥补解析力**。

注意:此方法需保证光线充足,否则高ISO会拖垮画质。


避坑指南:这些参数别被营销忽悠

  • “APD变迹滤镜”:确实柔化焦外,但损失通光量,弱光慎用。
  • “微距人像二合一”:例如老蛙100mm F2.8 2X,微距模式下对焦行程极长,抓拍孩子会哭。
  • “超大光圈边缘崩”:部分国产F0.95镜头全开时边缘像糊了黄油,收至F2.8才可用。

未来趋势:计算摄影会杀死传统人像镜头吗?

手机通过多帧合成+AI抠图,已能模拟F0.95虚化。但**光学虚化的自然过渡、焦外旋焦、二线性**仍是算法难以复现的。至少在商业领域,**高端人像镜头仍是刚需**。不过,下一代镜头可能内置陀螺仪,实时补偿呼吸效应,让视频与摄影双修成为标配。

什么样的镜头适合拍人像_人像镜头怎么选-第3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