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能M口镜头到底有多少支?官方与副厂全列表
佳能EOS M系统自2012年诞生,到2023年官方宣布停产,共推出过15支原厂EF-M镜头,涵盖超广角到超长焦。副厂方面,适马、腾龙、三阳、Viltrox等品牌也贡献了20余支自动对焦镜头。若把手动电影头、微距环、增距镜算进去,市面可买到的M口光学产品超过40款。

原厂15支EF-M镜头速查表
- EF-M 11-22mm f/4-5.6 IS STM:唯一原厂超广角,带防抖,拍风光、Vlog神器。
- EF-M 15-45mm f/3.5-6.3 IS STM:套机常客,轻便、带微距,但边缘画质一般。
- EF-M 18-55mm f/3.5-5.6 IS STM:早期套头,已停产,二手价低。
- EF-M 18-150mm f/3.5-6.3 IS STM:天涯镜,旅行一镜走天下。
- EF-M 55-200mm f/4.5-6.3 IS STM:长焦补全,锐度尚可。
- EF-M 22mm f/2 STM:饼干定焦,等效35mm,街拍必备。
- EF-M 28mm f/3.5 Macro IS STM:自带环形补光灯的微距头,拍珠宝、昆虫利器。
- EF-M 32mm f/1.4 STM:原厂画质巅峰,等效50mm,人像首选。
其余七支为早期套头或地区限定版本,市面流通量极少。
副厂自动对焦镜头怎么挑?
适马三剑客:画质与性价比兼得
适马为M口量身打造了16mm f/1.4、30mm f/1.4、56mm f/1.4三支大光圈定焦,覆盖广角、标准、人像焦段,全开锐度超越原厂同规格,价格却便宜三成。
腾龙18-200mm Di III VC:天涯镜替代
相比原厂18-150mm,腾龙版本焦段更长,防抖更强,旅行党可优先考虑。
三阳/Viltrox:手动与自动双修
三阳12mm f/2、Viltrox 23mm f/1.4等镜头主打金属手动对焦环,适合视频跟焦;Viltrox 13mm f/1.4 AF则补齐了超广角大光圈空缺。
佳能M口镜头怎么选?三步决策法
第一步:先定焦段还是光圈?
问自己:“我缺的是视角还是虚化?”

- 拍人像、静物:优先32mm f/1.4或适马56mm f/1.4,背景奶油化。
- 拍风光、建筑:优先11-22mm或三阳12mm f/2,视野够广。
- 拍Vlog、日常:优先22mm f/2,饼干头不挡麦克风。
第二步:预算怎么分配?
二手市场参考价:
- EF-M 22mm f/2:约900-1100元
- EF-M 32mm f/1.4:约2200-2500元
- 适马56mm f/1.4:约1800-2000元
若预算有限,可先收22mm练手,再补长焦55-200mm。
第三步:未来是否转接全画幅?
佳能已停止EOS M新机研发,若计划升级R系统,可优先考虑EF或RF镜头+转接环,避免重复投资。
常见疑问快问快答
Q:EF-M镜头能用在RF机身上吗?
A:不能,物理卡口不同,且法兰距差异大,暂无官方转接方案。
Q:转接EF镜头画质会下降吗?
A:使用原厂EF-EOS M转接环,画质几乎无损,对焦速度略慢。

Q:M口镜头还值得买吗?
A:机身停产但镜头存量大,二手价持续走低,性价比反而更高;若长期使用M50/M6 Mark II,仍是好选择。
实战搭配推荐
旅行党:一机两镜
M50 Mark II + EF-M 11-22mm + EF-M 18-150mm,广角到长焦全覆盖,背包重量不到1.2kg。
人像党:双定焦组合
M6 Mark II + 适马16mm f/1.4 + 适马56mm f/1.4,广角环境人像+中长焦特写,全开可用。
视频党:轻便三件套
M50 + 22mm f/2 + Viltrox 13mm f/1.4 AF + 小型三轴稳定器,自拍、跟拍、低光场景全搞定。
购买渠道避坑指南
- 优先本地二手器材店,可当面验镜片、测对焦。
- 闲鱼交易看快门次数、镜片霉丝、对焦噪音,要求卖家拍视频。
- 海外版镜头注意固件版本,部分早期批次需升级才能支持眼控对焦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