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F口镜头到底指什么?
EF口是佳能于1987年推出的全电子化卡口,名称源自“Electro-Focus”。它取消了机械传动,仅靠电子触点完成对焦、光圈控制与信息交换。由于法兰距短、口径大,EF卡口不仅兼容自家单反,还能通过转接环在EOS R无反上使用,成为目前保有量最大的可换镜头群之一。

EF口镜头有哪些主流系列?
1. 原厂“三元”系列
- EF 16-35mm f/2.8L III USM:风光、建筑首选,边缘锐度提升明显。
- EF 24-70mm f/2.8L II USM:婚礼、纪实万金油,全程大光圈。
- EF 70-200mm f/2.8L IS III USM:体育、人像兼顾,防抖三代升级。
2. 高性价比定焦
- EF 50mm f/1.8 STM:小痰盂三代,金属卡口+静音马达,不足千元。
- EF 85mm f/1.8 USM:人像经典,焦外柔美,对焦速度远超同价位副厂。
3. 特殊用途镜头
- EF 100mm f/2.8L IS USM 微距:双重IS防抖,1:1放大倍率,虫花皆可拍。
- EF 8-15mm f/4L 鱼眼:360°全景或创意人像,可圆可方。
EF口镜头怎么选?先问自己三个问题
问题一:机身是单反还是微单?
若仍在用5D4、90D等单反,直接买EF原生镜头即可;若已升级到R5、R6,可优先考虑RF镜头,但EF镜头通过官方转接环无画质损失,且价格更低。
问题二:主要拍什么题材?
- 风光:超广角变焦+滤镜系统,如EF 16-35mm f/4L IS。
- 人像:大光圈定焦,EF 135mm f/2L压缩感更强。
- 视频:带STM或NANO USM马达的变焦,如EF-S 18-135mm f/3.5-5.6 IS USM。
问题三:预算与重量如何平衡?
佳能L级红圈素质高但动辄上万元,若预算有限,可盯紧二手市场:EF 24-105mm f/4L IS一代成色好的仅三千出头,旅游挂机足够。
副厂EF口镜头值得买吗?
适马Art系列
适马 35mm f/1.4 DG HSM Art锐度超越原厂35L二代,价格却低30%,但需注意早期版本可能跑焦,建议用原厂调焦底座校准。
腾龙SP系列
腾龙 SP 70-200mm f/2.8 Di VC USD G2防抖等级达5档,焦外洋葱圈控制优于老款,二手价比原厂IS三代便宜近一半。
图丽与三阳
图丽16-28mm f/2.8内变焦防尘好,适合恶劣环境;三阳14mm f/2.8手动对焦星空利器,千元级超广角。

购买渠道避坑指南
- 二手平台:优先看成色标“99新”,要求提供卡口、镜片、排线三处细节图。
- 港版水货:确认是否支持全国联保,部分经销商提供店保三年。
- 拆机头:检查快门数,5D4套机拆下的24-105mm通常仅试拍几百张。
EF镜头未来还会升值吗?
随着佳能重心转向RF系统,EF新镜头已停产,但庞大的二手存量让价格趋于稳定。经典L定焦如200mm f/1.8L可能因稀缺涨价,而普通变焦会缓慢下跌。若计划长期持有单反,现在正是抄底时机。
实战搭配方案参考
万元内人像组合
6D2机身 + EF 85mm f/1.8 + EF 50mm f/1.8 STM,双定焦覆盖半身到特写,总重量不足1.5kg。
旅行一镜走天下
EF 28-300mm f/3.5-5.6L IS USM,11倍变焦省去换镜麻烦,画质虽非顶级,但拍得到比拍得好更重要。
视频进阶方案
R6 Mark II + EF 24-70mm f/2.8L II + 原厂转接环,利用镜头防抖+机身协同,手持4K60帧也能稳如三脚架。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