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为什么先搞懂“EF、RF、EF-S”再谈镜头?
佳能全画幅机身目前分单反与微单两大阵营,对应卡口不同:
- EF卡口:单反时代经典,如5D4、6D2
- RF卡口:微单时代主力,如R5、R6、R8
- EF-S:APS-C专用,装在全画幅机身上会出现暗角,**必须避开**。

二、佳能全画幅镜头有哪些?按焦段一次看懂
1. 超广角:风光与建筑利器
- RF 15-35 mm F2.8 L IS USM:防抖+恒定大光圈,星空与夜景兼得。
- EF 16-35 mm F4 L IS USM:性价比王者,二手市场常年缺货。
2. 标准变焦:一镜走天下首选
- RF 24-70 mm F2.8 L IS USM:婚礼、人像、活动通吃。
- EF 24-105 mm F4 L IS II USM:焦段更长,旅行党最爱。
3. 中长焦:人像与特写
- RF 70-200 mm F2.8 L IS USM:外变焦设计,体积缩小28%。
- EF 70-200 mm F4 L IS II USM:轻量打鸟,手持不累。
4. 定焦:极致画质与氛围
- RF 50 mm F1.2 L USM:刀锐奶化,夜拍神器。
- EF 85 mm F1.4 L IS USM:带防抖的人像镜皇。
- RF 28-70 mm F2 L USM:史上唯一全焦段F2变焦,重但毒。
三、怎么选?三步锁定你的第一支佳能全画幅镜头
Step1:先问“机身卡口”
RF卡口直接买原生RF镜头,画质与对焦速度最优;
若手上已有EF镜头,**转接环**可无缝过渡,但重量与长度增加。
Step2:再问“拍什么最多”
拍摄题材 | 推荐焦段 | 高性价比型号 |
---|---|---|
风光 | 14-24 mm | EF 16-35 F4 |
人像 | 85 mm | EF 85 F1.8 |
旅行 | 24-105 mm | RF 24-105 F4-7.1 |
静物 | 100 mm微距 | EF 100 F2.8L IS |
Step3:最后问“预算与重量”
- 预算< 5K:二手EF 24-70 F4、EF 50 F1.4
- 预算5-10K:RF 24-105 F4、EF 70-200 F4
- 预算>10K:RF 28-70 F2、RF 70-200 F2.8
四、常被忽略的三大细节
1. 防抖到底多重要?
手持夜景或视频拍摄,**镜头防抖+机身IBIS**可降4-5档快门;
若常用三脚架,可省预算选无防抖版本。
2. 滤镜口径统一化
风光党建议让主力镜头口径保持一致,如77 mm或82 mm,
**减少滤镜重复投资**。
3. 二手市场潜规则
- EF镜头成色分级明确,注意“镜片霉丝”与“排线老化”;
- RF镜头上市时间短,二手价坚挺,**优先买新**。

五、热门Q&A:新手最纠结的五个问题
Q1:RF 24-105 F4与F7.1差距多大?
白天画质几乎无差,**夜景或室内F7.1需拉高ISO**,对高感机身如R6影响不大。
Q2:EF 50 F1.2值得转接吗?
转接后对焦速度略慢,**RF 50 F1.2全开更锐**,预算充足直接升级。
Q3:RF 35 F1.8 Macro能当挂机头吗?
等效35 mm人文焦段+0.5倍微距,**街拍、美食、静物一镜搞定**,重量仅305 g。
Q4:为什么有人说70-200 F4比F2.8更实用?
F4版本轻一半,**长途徒步或旅拍减负明显**,画质差距在缩图后几乎不可见。
Q5:RF卡口未来会降价吗?
佳能开放RF协议后,**副厂镜头陆续上市**,预计2-3年内中低端RF头将下调10-20%。

六、实战搭配方案:三套预算直接抄作业
· 入门轻量组(总重<1.2 kg)
R8 + RF 24-50 F4.5-6.3 + RF 35 F1.8 Macro
· 专业干活组(婚礼/活动)
R5 + RF 24-70 F2.8 + RF 70-200 F2.8 + RF 85 F1.2
· 风光极致组
R5 + RF 15-35 F2.8 + RF 100-500 L + EF 11-24 F4(转接)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