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最敬佩的人是谁_他教会了我什么

新网编辑 教育资讯 22

他究竟是谁?

他叫林远,是我初中班主任,也是校图书馆的志愿管理员。初见时,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,袖口磨出了毛边,却能把一本厚如砖头的《时间简史》讲得让全班鸦雀无声。那时我十二岁,满脑子是漫画和游戏,**第一次意识到知识可以比零食更诱人**。

我最敬佩的人是谁_他教会了我什么-第1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他如何改变了我对“努力”二字的认知?

我曾把努力误解为熬夜刷题。林远却带我走进图书馆最角落的“旧书修复室”,那里堆满泛黄卷角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。他递给我一把镊子、一瓶糨糊,说:“把掉页粘回去,比做十套卷子更能让你明白‘坚持’的重量。”
**三个细节让我至今难忘:**
- 他用食指蘸糨糊,动作轻得像给婴儿擦脸;
- 每粘好一页,他会把书举到灯下,检查纸纹是否对齐;
- 修完最后一本,他在扉页写下一行铅笔字:“书有裂痕,光才照得进来。”


他怎样回答“读书到底有什么用”?

初二那年,我考砸数学,摔书大喊:“背公式能当饭吃吗?”林远没生气,只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发黄的火车票——1998年,硬座,广州到哈尔滨,五十四小时。他说:“当年我揣着借来的三百块钱,就凭在火车上读完的《平凡的世界》,敢去陌生城市闯一闯。书不会直接给你饭碗,但会给你敢端饭碗的底气。”
那一刻,我第一次把“读书”与“远方”画上了等号。


他如何处理“犯错”这件事?

我偷拿过图书馆一本绝版《昆虫记》,想占为己有。林远发现后,没当众揭穿,只留一张便签:“明天下午四点,修复室。”我忐忑赴约,他递给我另一本破损的《昆虫记》:“你欠它一个完整,也欠自己一个诚实。”
那三小时里,我边补书边掉眼泪,糨糊混着悔意,把书页也粘得皱巴巴。补完后,林远在借书卡背面盖了个小章——“修复者:×××”。他说:“错误可以被修补,但章会永远提醒你曾经裂开过。”


他教会我的三件“小事”

1. 把“谢谢”说具体:别人帮你倒水,别只说“谢谢”,而要说“谢谢你刚才帮我拧开盖子,我手正好擦了护手霜”。
2. 把“对不起”说完整:道歉时加一句“我下次会……”,比“对不起”本身更有重量。
3. 把“再见”说慢一点:毕业那天,他站在校门口,和每个学生握手十秒,仿佛把祝福都按进掌心。


十年后再见他,我学到了什么?

去年回乡,图书馆已翻新,他却仍坐在旧修复室,穿同一件蓝衬衫,袖口依旧磨毛。我带去一本当年修补的《昆虫记》,扉页那行铅笔字已晕成淡灰色。他笑着问:“现在知道读书有什么用了吗?”
我答:“**它让我敢在北上广的地铁里,把一本诗集读到终点站;敢在老板拍桌子时,想起火车票上的五十四小时;敢在深夜崩溃后,第二天依旧把‘谢谢’说具体。**”
林远点点头,把那张旧火车票夹进《昆虫记》,递还给我:“物归原主,也归初心。”

我最敬佩的人是谁_他教会了我什么-第2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自问自答:如果只能带走他的一句话,我会选哪句?

“书有裂痕,光才照得进来。”——因为**人也有裂痕,那才是光照进来的地方**。

我最敬佩的人是谁_他教会了我什么-第3张图片-星辰妙记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发布评论 0条评论)
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